2016年10月13日,“天地现代工学讲坛”第六期第三讲在唐仲英楼B501报告厅如期开讲。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朱星教授担任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讲座的主题为“探求更高光学分辨本领之路—From microscopy to nanoscopy”。本次讲坛由张伟华教授主持,讲坛组委会主席祝世宁院士、执行院长陆延青教授等出席讲坛,祝世宁院士代表讲坛组委会向朱星教授赠送了讲坛纪念品。
报告开始,朱星教授从纳米科技的重要性讲起,介绍其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强调了纳米科技的发展对更高光学分辨率的需求。在报告中朱星教授还分享了关于自己导师Gleiter教授科研的经历与故事,以Gleiter教授利用逆向思维研究纳米晶体材料为例介绍了突破性思维的重要性。朱星老师坦言,导师在科研上的不断探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学识曾给予自己很多启发和帮助。随后,朱星教授沿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主线,由浅入深,讲述了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以及提高光学分辨率之路上遇到的瓶颈——衍射极限。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将目光转向了近场光学显微术,朱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的发展、前沿及延伸。同时,对光学超分辨技术的进一步探索还催生了远场光学纳米显微技术,其中以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STED技术为代表。报告过程中不时穿插的关于科学家治学思想的故事,不仅引人入胜,更令大家受益匪浅。最后,朱星老师以超分辨成像的最新进展——运用量子计量学突破瑞利判据,揭开星光中隐藏的信息来结束本次报告,并寄语同学们在科研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永不满足。提问环节中,祝世宁院士和朱星教授围绕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及超分辨领域发展展开了热烈的点评与讨论,更是给予在场同学关于如何做科研、对待科研方面很大启发。
文字:张傲男
图片:李世凤